角色选择的核心在于理解攻击镜、防御镜和技能镜三种策略镜像的差异。攻击镜侧重高爆发输出,适合搭配孙悟空、牛魔王等短时间造成大量伤害的角色;防御镜强调持久战,需选择观音、金蝉子等具备治疗或高防御能力的角色;技能镜则依赖控制与连招,如来佛祖、菩提老祖等拥有群体控制技能的角色是首选。选择前需评估自身角色库的完整度,优先培养与主流战术契合度高的角色。
攻击镜策略下,角色组合应以物理或法术爆发为核心,同时配备能提升攻击效率的辅助角色。这类阵容需快速解决战斗,避免陷入消耗战。防御镜阵容需确保前排坦克的生存能力,并通过治疗或护盾技能维持团队状态,适合应对多波次或高伤害的关卡。技能镜阵容更注重技能释放时机与配合,通过连续控制打断敌方节奏,创造输出窗口。需注意不同镜像之间存在克制关系,例如攻击镜可能被防御镜的持久战拖垮,而技能镜可压制防御镜的节奏。
装备与养成路径需与三镜策略保持一致。攻击镜角色优先强化暴击、攻击力属性;防御镜角色侧重生命值、防御力及治疗效果加成;技能镜角色则需冷却缩减和技能效果强化。战斗中需根据关卡机制灵活调整,例如面对群体敌人时,技能镜的控场能力更为关键,而单体BOSS战可能更依赖攻击镜的爆发。养成过程中避免资源分散,集中培养核心角色的关键属性。
攻击镜阵容需确保输出环境,防御镜需合理分配承伤与治疗,技能镜则要把握控制链的衔接。实战中需观察敌方阵容弱点,例如敌方缺乏解控能力时可强化技能镜的控制频率。角色站位和技能释放顺序会直接影响策略效果,需通过多次实战优化操作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