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城时部队自动回城会严重影响战术执行效率,尤其是远距离作战或连续攻城时。要避免这一问题,关键在于正确使用完成后停留功能。该功能位于出征界面的右上角,在部队出发前勾选即可生效。开启后,部队完成战斗后会原地驻守而非返回出发地,便于后续行动或持续施压。需驻守期间需关注兵力损耗和士气,及时补充兵力以避免被敌方反攻。
攻城过程中,部队自动回城的默认设定是为了保护兵力,但会打断战术连贯性。若未开启停留功能,远射攻城后部队必然返回,不仅浪费行军时间,还可能错失补刀机会。对于需要连续作战的情况,建议提前在目标地块附近建立要塞,通过驻守后直接调动进要塞的机制实现双部队协同。主力攻城后撤退至要塞,拆迁队接替进攻,既能规避回城问题,又能提升攻城效率。
驻守状态的部队需注意闭城规则影响。若主城或分城触发闭城功能,所有外出部队(包括驻守状态)会强制回城,因此规划攻城时间需避开闭城周期。分城建设的时机也影响战术灵活性,早期建设分城可提供额外税收和资源,但需及时拆除城皮以释放地块,避免因地块占用导致部队行动受限。
资源管理和行军规划是防止非必要回城的底层逻辑。粮草不足会导致行军中断,需确保进攻路线沿途有补给点。利用同盟铺路或太守协助可缩短行军距离,减少因远射导致的兵力衰减。斯巴达小队(不征兵武将组)可用于探路或佯攻,为主力部队创造更安全的驻守条件。通过功能设置、战术协同和资源调配的多维度控制,能有效规避自动回城带来的战术断层。